Aimiz跨境出海导航 - 发现好用的AI、跨境出海工具,常用出海资源目录

开始严查!大批电商卖家收到“补税”短信......

网络资讯 2025-10-27 93

申报收入低于平台报送?大批卖家收到“补税”短信......

2025年10月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实施,平台需向税务机关报送经营者身份信息和季度收入数据。2025年电商税务监管已进入“数据穿透”阶段,平台交易数据与税务系统实时比对,任何差异都可能触发预警。

10月26日,不少做亚马逊、速卖通的卖家几乎同时收到来自税务局的“补税提醒”短信,涉及范围涵盖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地。

短信内容一致提到:申报的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低于互联网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的金额。短信要求纳税人核实确认,如属申报错误,应在10月27日前完成更正,否则可能因逾期产生滞纳金。

以下截图来自各个省份收到的税务预警短信通知。


image.png

image.png

短短几小时内,该信息就在跨境圈内迅速发酵。有卖家质疑“是不是系统群发,我们并没有少报”。

从晒出的截图来看,通知均由当地税务机关发送,措辞规范、落款明确,显示这并非个案,而是一场覆盖多省市、同步启动的系统级核查行动。


01

多地电商卖家收到税务提醒


10月26日开始,据卖家透露,广东、福建、浙江等多地的卖家收到来自税务部门的短信提醒,称其三季度自行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低于互联网平台报送金额,需及时核对更正。

与此同时,今天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通知提醒“未申报、少申报的平台内经营者请及时进行核实更正。”

看到这条消息,很多卖家瞬间恐慌:这是要立刻补税了吗?

实则不然,税务部门明确,此类信息属于风险预警,核心目的是引导卖家对账自查,并非处理决定。若仅是申报疏漏,及时更正即可避免滞纳金等风险,而非直接追责。

而且,据中国税务报消息:"本次税务部门发送服务提醒的对象,主要是今年第三季度自行申报收入与平台报送收入差额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少数平台内经营者,对平台内中小微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政策仅针对收入差额达一定标准的少数经营者,平台内超九成中小微企业因享受税收优惠,基本不受影响。

自2025年10月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实施,该政策涵盖抖音、淘宝等国内平台及亚马逊、SHEIN等跨境平台的国内运营主体,要求平台按季度报送经营者身份、交易数量、收入及佣金等信息。

截至目前,已有6500多家平台完成报送,占应报总数的95%以上,连一度被观望的亚马逊,也于10月中旬完成备案并发布报送公告,互联网平台企业及相关主体整体遵从度较高。

image.png

此外,从卖家反馈看,此次收到短信提醒的大多数是“阿里系平台”,有观点认为这与不同平台数据同步节奏有关,跨境平台如亚马逊的信息比对或稍滞后,未收到提醒的卖家无需过度焦虑。也有网友表示,这次应该是国内的平台收到短信,“没收到就没必要急”

image.png

image.png


02

可能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整理了税务部门的文档内容,汇总出申报金额与平台报送数据产生差异的常见原因和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产生差异的原因

1、收入确认时间不一样: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点与平台报送收入的时间点不一致。

例如:企业要等开了发票才申报收入(比如客户付款后没开票就先不报),但平台是消费者支付成功就把交易报给税务;或者企业做分期收款生意,按合同约定时间算收入,平台却在交易发生时就报了全款。

政策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采取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的,收入确认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文档案例也提到,企业因“未开票不申报”延迟确认收入,会导致与平台数据差异。

2、退货或刷单没处理好:平台报的收入里可能包含了需要调整的金额。

退货退款——平台报送的收入总额可能包含退货金额,但企业申报时已扣除退货部分,若未及时同步调整,会导致差异;

还有刷单的虚假交易——平台得如实上报所有交易,但企业申报时要把刷单金额剔除。

政策依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常见问答》问题9明确,平台不得自行剔除刷单收入,但企业需按实际经营收入申报。

3、未开票收入未申报:消费者未索要发票时,企业可能漏报了这部分收入,但平台会完整报送所有交易数据。

政策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额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无论是否开票均应申报。

4、收入故意分拆或隐藏:企业可能通过分拆收入至多个主体或隐匿私户收款,导致申报收入低于平台报送数据。

政策依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解读强调,分拆收入骗享税收优惠属于偷税行为。

5、技术性或操作性问题:数据统计时,企业财务系统与平台数据对接错误,如汇率折算差异、系统延迟。


卖家应对建议

1、先核对收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核对三季度交易流水、订单明细与申报数据,确认收入按税法时间(收款/发货时间)确认;时间性差异需准备合同、收款凭证证明合理性。

2、剔除不算真实收入的部分:备齐退货记录、退款数据及刷单流水、返款记录,证明申报时已扣除退货、剔除刷单等非实际收入。

3、补报未开票收入:若存在未开票收入漏报,及时补充申报并缴清相应税款。

4、规范收入申报:多主体运营需合并收入申报,私户收款转公户并申报,避免分拆、隐匿收入的偷税风险。

5、与税务部门主动沟通说明:提交书面说明及平台数据、账册等证据,解释差异原因;技术差异附系统截图证明非主观故意。